节气是酱酒的钥匙,拧开时光,酱香便与四时对酌。今天起,仁怀市融媒体中心推出《酱酒岁时记》栏目,以二十四节气为引,深入挖掘酱酒与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提炼宣传酱酒文化,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助力酒旅深度融合发展,为加快建设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营造浓厚氛围。
乡间田野,春意萌动,村民掀开还冒着蒸腾热气的蒸笼,青团般的清明粑,泛着油光,让人垂涎欲滴。
软糯清香的清明粑,带着仁怀特有的草木香。
在属于清明的十五天里,山间的桐花也开了。
早在明代,仁怀盛产桐油、药材等,已成为赤水河运输的重要物产。山桐子被誉为“树上油库”。
清明,也是新茶上市的日子。在九仓镇小湾村,茶垄缠绕山腰,满山翠绿。茶农穿梭在茶园之中,采摘第一批春茶。
一块清明粑、一朵桐花、一杯春茶。
整个仁怀,都沉浸在春天的气息里。
春意盎然的赤水河,正迎来“三轮次酒”,酱香酒正式进入“黄金轮次”。
“一年收成好不好,三轮次取酒是关键!”酱香酒专用的仁怀糯高粱,经过下沙、耖沙、一二轮次,历时170余天匠心培育,迎来最好的取酒时段。
酿酒工人揭开一排排窖池的“盖头”,将深度发酵1个月的酒醅,从窖池移至甑锅旁,等待上甑取酒。
如果说,酱香酒的一轮次酒如同婴幼儿,活泼好动,二轮次酒似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略带青涩。那么,三轮次酒,则似进入而立之年,香和味较为协调,朝气蓬勃但后味还稍显单薄……
在酱酒的三个典型体中,“酱香”被定义为品类最根本的特征。而三四五轮次全年集中出产酱香典型体。其中,第三轮次“颜值”突出、充满活力,彰显酱香,有着丰满醇厚的口感和悠长干净的后味。
清明开酿的三四五轮次基酒,堪称酱酒的“胜负手”,当然无愧“黄金轮次酒”之名。正是一、二轮次的清新刚劲,三、四、五轮次大回酒的醇厚细腻,到六、七轮次的收敛柔和,共同勾勒出了酱香酒平衡幽雅的典型风格。
传统习俗与技艺,就是这般踏着自然的节律,延续至今。仁怀人更因袭这些习俗,在赤水河畔栖居生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