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服务| 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土特产”→“金饭碗”丨这一年“我”挺好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后山乡田兴村依托良好资源优势,积极规划发展种植、养殖产业,让农村“土特产”托起乡村振兴“金饭碗”,村民与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双增收。

▲“我”的证件照

田兴村位于后山苗族布依族乡西北面,辖区面积17.8平方公里,“我”有11个村民组617户2400余人,森林覆盖率达75%。

▲“我”的简历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马桑菌种植基地,看见这一排排整齐的菌棒了没,是不是长势十分喜人,这几天村民正忙着采收马桑菌。


“今年马桑菌长得比较好,一棒可以摘一斤半的鲜菌。”后山乡田兴村村民熊文杰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马桑菌产业可是“我”的“致富法宝”,今年基地发展的5个大棚都已开始陆续采收,并在前期与当地企业、餐厅签订销售合同,还以零售方式销售给周边群众,确保销路无忧。

“马桑菌炖鸡味道鲜美,特地到这里现场采摘回家。”顾客扎永说。

与此同时,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还成立马桑菌制种基地,修建菌棒生产厂日产量约为5000棒,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马桑菌产业综合效益,让“我”的收入又翻一番。

“目前,我们村的马桑菌已陆续采收,预计产量4500斤,产值12万元。”后山乡田兴村驻村第一书记罗鑫表示。


大家都知道“我”的森林覆盖率高,蜜源植物品种多,具备得天独厚的养蜂条件,你看养蜂人罗庆虎这几天正忙着为蜜蜂过冬做准备呢。


“这段时间,我们做好蜂箱的保暖工作,确保蜂蜜能够越冬,来年我们的蜂蜜才有好收获。”罗庆虎说。

罗庆虎从2019年开始养蜂,最开始只养殖两箱主要是供自家食用,2021年村里因地制宜成立养蜂合作社,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17户农户自主发展蜜蜂养殖,产、供、销均由合作社帮助解决,大大激发村民养蜂积极性。

如今,养蜂产业让“我”的生活甜蜜蜜,合作社每天都有村民忙着包装蜂蜜卖往城区各大酒企,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4年蜂蜜产量1000余斤,产值20余万元。”蓝绒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夏世江说。

今年,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产业带动下“我”实现这些成就。

未来“我”会继续充分利用优质生态资源,通过林下产业、农业产业发展,积极引导群众发展马桑菌、蜂蜜、蔬菜等探索更多经济发展新路子,让好生态为群众带来更多效益,让“我”的村集体经济翻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单位:仁怀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仁怀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建设管理:仁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地址:贵州省仁怀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电话:0851-22238145黔ICP备17010324号网站标识码:5203820001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