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服务| 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政策解读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3-3826610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3-12-29 09:19:07
文  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仁怀市域白酒产业工业排口专项规划 政策背景解读
仁怀市域白酒产业工业排口专项规划 政策背景解读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1. 背景依据

作为赤水河流域占比最长,面积占比最大的省份,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贵州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于2011年率先制定了《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2021年予以修订,并持续推动地方治理协同合作,与云南、四川共同出台三省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

作为依赖赤水河谷独特的酿酒环境而形成的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市必要且必须保护好赤水河的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以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规划为基础,同时结合地区产业布局和用地布局等研究工作,开展《仁怀市域白酒产业工业排口专项规划(2021—2035年)》规划编制工作。以此实现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的有效举措。

同时为有效支撑《仁怀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赤水河流域仁怀段白酒产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研究工作,本专项规划在落实总体目标要求,衔接相关规划情况的同时,系统地梳理了仁怀市白酒产业重点布局范围,形成三大酱香型白酒产区——茅台酒产区、仁怀集聚区、茅台镇传统优势产区和盐津片区、苍龙片区、美酒河镇片区、鲁班片区的特征研究,从而对仁怀市白酒产业的工业废水处理厂及排污口设施进行了科学布局;科学划定排水分区,并以此为控制单元对工业废水工业排口进行科学布局,为构建仁怀市白酒工业废水收集处理闭环提供指引,更好的支持相关规划的目标落实,不断细化完善赤水河流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和保护工作举措。

2. 规划目标

对范围内白酒废水的排放进行全面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总体布局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研究的要求、仁怀市白酒产区工业废水排放系统的总体布局、排水体制、排水分区,在服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技术对比和经济分析,选定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的排污口规划方案,是指导规划区域内污水收集排放系统的实施、保护城市水土环境、改善当地人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

3. 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仁怀市的市域范围,即仁怀市行政辖区范围,包含5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1个乡,总面积1788平方公里。其中,重点区域为白酒产业集聚区,主要包括茅台酒产区、仁怀集聚区、茅台镇传统优势产区和盐津片区、苍龙片区、美酒河镇片区、鲁班片区等区域。

结合各片区的现状白酒产业格局、建设用地分布及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结合市域范围内的白酒企业分布状态,将整个市域划分为“12个片区-35个流域单元”,在此基础上,以流域单位为核心落实排口的具体布局,实现精准投放。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2021~2025年为近期规划年,2026~2030年为中期规划年,2031~2035年为远期规划年。

4. 主要内容

4.1. 现状问题及分析

经摸查统计,截至2021年,规划范围内共有酱香型白酒企业1386家;现状窖池数5.39万个,产能约35.31万千升/年。

(一)现状排水体制

仁怀市中心城区中茅台片区排水体制现状主要为分流制,中枢片区老城区以合流制为主,新城区为分流制;鲁班片区、坛厂片区及名酒工业园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外围乡镇已建排水系统多为直排式合流制系统或不完全分流制。

(二)已批复白酒工业排口分析

目前三大白酒产区、苍龙片区、盐津片区和鲁班片区的工业废水处理厂建设以及排污口的批复情况,目前规划范围内已建工业废水处理厂22座,现状设计总规模约4.162万m³/d,现状总处理能力约3.6365万m³/d;现状工业废水排口14个,其中国营排口9个,独立排口5个。

4.2. 白酒工业排口总体布局规划

在12个片区的基础上,以溪沟集雨区域分析和相关规划管理单元为指导,围绕保护的36条溪沟与6条支流进一步细化为35个流域单元,每个单元针对具体白酒工业用地布局和白酒企业的需求可至少设置1座工业废水处理厂与一个工业排口,实现了从管控到建设管理的精细化指导。

考虑到溪沟的纳污能力,在超出溪沟的纳污能力时,需要统筹排入桐梓河排口进行排放,规划在桐梓河规划预留一个工业废水入河总排污口。

至2035年,规划整体布局共68个白酒产业工业排口。规划保留现状工业排口14个,新增工业排口47个(其中新增区域排口26个,新增独立排口15个,新增国营排口6个)。预留工业排污口7个(其中预留区域排口3个,预留独立排口2个,预留国营排口1个,预留1个桐梓河工业废水入河总排口)。

(1)茅台传统优势产区(包含元木岩片区、兰家湾片区、南坳片区、河东片区)

规划保留现状8座工业废水处理厂,规划新建4座国营性质的集中式工业废水处理厂,规划有47家企业将新建工业废水厂。

规划保留2个现状独立排口,3个现状国营排口。规划新增24个工业排口,包括新增区域排口15个,新增独立排口6个,新增国营排口3个。规划预留3个工业排口,包括预留1个区域排口,预留1个独立排口,预留1个国营排口。

(2)仁怀集聚区(包含名酒工业园区、同民荣华片区、合马美酒河片区)

规划保留现状10座工业废水处理厂,规划新建1座国营性质的集中式工业废水处理厂,规划有22家企业或区域将新建工业废水处理厂。

规划保留5个现状国营排口。规划新增17个工业排口:包括新增区域排口9个,新增独立排口7个,新增国营排口1个。规划预留2个工业排口:包括预留1个区域排口,预留1个独立排口。

(3)茅台酒产区(茅台酒厂片区)

规划保留茅台酒厂中华废水处理厂,保留现状1个工业排口,规划新增1个独立排口。规划在仁溪沟边新建一座茅台银滩污水处理厂,规划在茅台中华厂区新建一座中华德庄河白酒废水处理厂。

(4)苍龙片区

规划保留苍龙白酒废水处理厂和国威国宝废水处理厂,保留1个现状国营排口,1个现状独立排口。远期无新增白酒工业废水处理厂,也不新增工业排口。

(5)盐津片区

盐津片区现状无白酒工业废水处理厂和工业排口。近期规划新增1座白酒废水处理厂,规划新增1个独立排口。

(6)美酒河镇片区

本片区现状无白酒工业废水处理厂和工业排口。规划新增2个区域排污口、2个国营排污口,其中美酒河村白杨组入河排污口规划为国营排口,近期暂按独立排口管控。考虑到溪沟的纳污能力,在超出溪沟的纳污能力时,需要统筹排入桐梓河排口进行排放,在桐梓河规划预留一个工业废水入河总排污口。

(7)鲁班片区

鲁班片区现状无白酒工业废水处理厂和工业排口。规划预留 1 个区域排口。

4.3. 规划管控与实施时序

(一)规划管控

规划范围内的入河排污口根据现状地形、流域单元的划分以及白酒企业的分布状况,形成以下四种的设置形式:

1)规划新增独立排污口。现状扩建或规划新增产能达到2000吨及以上、将自建白酒废水处理厂并处理达标排放的白酒企业,原则上在就近的溪沟上设置独立排污口;

2)规划区域排污口。总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同一流域单元内存在多家现状扩建或规划新增产能达到2000吨及以上、应自建白酒废水处理厂并处理达标排放的白酒企业,根据溪沟走向等相关特性及现状地形,原则上在企业集中区域就近的溪沟上设置区域排口;第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多家不满足自建白酒废水处理厂的白酒企业联合拟建区域集中式白酒废水处理厂,根据白酒企业用地布局、溪沟走向等相关特性和现状地形地貌特征,确定拟建集中式废水处理厂选址后,原则上就近设置区域排口。

3)规划预留排污口。考虑远景白酒企业的发展情况,规划设置预留排污口。考虑到溪沟的纳污能力,在超出溪沟的纳污能力时,需要统筹排入桐梓河排口进行排放,在桐梓河规划预留一个工业废水入河总排污口。

4)规划国营性质的集中式排污口。根据各流域单元的白酒企业分布情况,需规划新建国营性质的白酒废水集中处理厂的,原则上在白酒废水集中处理厂选址就近的溪沟上设置国营性质的集中式排污口

(二)规划管控

根据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形式,对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制订出不同的分类管控策略。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管控策略:

1)政府自营管控排口:排口申报主体为仁怀市水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水投公司),排放主体为政府(水投公司)所运营的白酒废水处理厂。本区规划政府自营管控排口16个(含规划预留总排口)。

2)独立管控排口:排口申报主体为企业独立申报,排放主体为单个企业的自建废水处理厂,由企业和政府进行双重管控。此处分两类情况:一是仅涉及单个企业废水处理;二是涉及多个酒企的,小型酒企的白酒废水统一收集至区域内大型酒企自建废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规划独立管控排口20个。

3)政府管控区域排口:此处分两类情况:一是排口申报主体为区域处理量占比最大企业,排放主体为多个大型酒企自建废水处理厂,集中至同一区域性排污口进行排放,由政府进行监管;二是排口申报主体和排放主体为由多个酒企联合控股自建的废水处理厂,并在运营上也由多家酒企联合控股自建的废水处理厂运营,并由政府统一监管。本区规划政府管区域控排口32个。

(三)规划实施时序

结合相关白酒产业用地与发展规划,规划保留现状工业排口14个,规划新增及预留工业排口54个,其中近期(2021—2025年)实施排口35个,规划中期(2026—2030年)实施排口12个,规划远期(2031—2035年)实施排口7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单位:仁怀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仁怀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建设管理:仁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地址:贵州省仁怀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电话:0851-22238145黔ICP备17010324号网站标识码:5203820001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技术支持:贵州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