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建筑垃圾这样“变废为宝”→
工地、小区和零散商户等产生的建筑垃圾去了哪里呢?
在仁怀有这样两个地方,平均每天要“吃掉”几百吨建筑垃圾“吐”出来可循环利用材料,用途非常多。
在盐津街道梅子坳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现场伴随着机械设备阵阵轰鸣声,一车车建筑垃圾开启“重生”之旅,经过筛分、破碎、分拣等环节不断“吐”出“宝贝”“经过专业处理这些建筑垃圾变成了细沙、石材、小石块等,能够物尽其用”该项目负责人谢洪说。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面积50亩,总投资3000万元,年处理回收建筑固体垃圾20万吨。
同样位于坛厂街道的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垃圾处理线也是马力全开,不断接收着货车运来的建筑垃圾。
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建筑垃圾“摇身一变”成为可以应用于市政道路、城市绿化等多样化用途的建筑原料。
该项目自2024年12月投用以来日处理建筑垃圾达200吨。
“吞”下垃圾“吐”出建材,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